教学时讯

教学时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教学时讯 -> 正文

凝心聚力启新程,数智赋能共成长 —— 公共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心大学英语C级教学团队开展新学期集体备课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09-28 浏览次数:

新学期伊始,为夯实教学基础、优化教学策略,切实提升大学英语C级班教学质量,大学英语C级教学团队于2025912日在南区逸夫楼111教室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。本次备课以“仪式感启新、专业性赋能、实践性落地”为核心,围绕“互动、活动设计、课程思政、技术赋能”展开,由团队负责人许春燕老师主持,赵志坚老师、赵金宇老师分别围绕教学设计、数智化工具应用、教学实践感悟展开分享,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研讨,现场氛围浓厚。

一.锚定教学核心,以优质设计筑牢课堂根基

许春燕老师以教学实效提升为出发点,结合前期团队问卷调研结果,梳理出当前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度、课堂活动设计、AI赋能、课程思政等方面的困惑,提出集体备课需围绕 “解决困惑、共享经验、优化资源” 展开,贴合 C 级班学生需求,为团队新学期教学指明方向。

许老师在教学实施上强调开学前三周是关键,要通过慢节奏过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,借助话题兴趣激发与表达能力脚手架搭建,帮助学生克服英语表达畏难情绪。她以《大学英语IIIUnit 1 “Changes in the Way We Live”为例,展示串联语言知识、文化认知与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,实现“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、价值引领”三位一体。同时,结合督导听课评价标准,提醒团队关注教学态度、内容准确性、方法创新性,建议通过 AI 赋能提质增效,并要平衡数智化与人文性。

许老师还推荐书籍《暮色将尽》,以89岁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启发团队珍惜每一堂课时光,保持对教学的热情与敬畏,做学生喜欢的同行者和想成为的引路人。

二.数智工具赋能,以微助教激活小组互动

赵志坚老师聚焦“教育数智化”主题,以“微助教”平台为核心,分享其在小组活动组织、课堂互动优化中的实践经验,为团队提供可直接落地的教学工具方案,补充“学习通”应用场景。

针对C级班学生小组活动中角色模糊、参与不均问题,他结合《小组讨论角色分配》方案,提出四人分工模式并通过微助教管理,明确 LeaderEncouragerRecorderPresenter 的职责。此外,演示微助教的提问互动功能,教师发布题目后,学生实时作答,系统自动生成答题数据报告,通过即时反馈增强学生成就感,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。还有提问时屏幕滚动式确定人选也让课堂更加有趣。他强调,微助教可作为学习通的替代补充,更聚焦课堂即时互动,而且不用投屏,使用方便,教师可按需选择工具,避免“一刀切”。


 

三.实践反思并行,以教学生态观破解育人困惑

赵金宇老师以“教学变革中的感悟、实践与困惑”为主题,分享经验与思考,引发团队共鸣。她提出,当前教学处于宏观社会 AI 技术变革、中观学校课时压缩、微观课堂学生“吃老本”心态的三层生态中,教师是连接教材与现实、AI与学生的枢纽。针对C级班学生基础薄弱、自卑情绪突出问题,建议设计低门槛、高反馈活动,帮助学生积累成就感。

AI 赋能教学实践方面,她强调“人机协作”,分享尝试用 O-AMASPOABOPPPS 等多个教学模型,结合AI模型生成多套方案,再通过学习优化赋能教学设计,AI批改作业但保留人工复核,AI出题人工筛选调整,AI辅助设计教学活动,同时她也提出AI应用的伦理边界困惑,引发团队“AI 需定位为工具而非替代,核心思维训练保留学生自主思考”的共识。

课程思政融入上,她强调结合课文主题自然渗透,如讲解全球化引入“一带一路”案例,体现大国担当,课前展示让学生做有关家国情怀的展示分享,实现以文化人、润物无声。

本次集体备课以“仪式感”开篇,以“实用性”落地,三位老师的分享覆盖教学设计、工具应用、育人反思三大核心维度,解决小组互动低效、AI 使用困惑等问题,传递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育人理念。团队达成共识,新学期将以数智化工具为辅助、优质活动设计为核心、课程思政为引领,聚焦C级班学生需求,让大学英语课堂有知识厚度、温度与深度。

未来,大学英语 C 级教学团队将持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,不断优化教学策略,助力学生成长,正如《人生只有一件事》所写:做一个别人喜欢和你呆在一起的人;做一个别人想成为你的人!在教学中找到光、成为光,期待下次继续一起发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