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英语教研室:
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处与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继续举办2013年“外教社杯”吉林省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。大赛遴选出的优秀英语教师将代表我省参加第四届“外教社杯”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。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赛程安排
1.初赛报名:2013年6月7日前各教研室上报推荐参赛教师人选;6月20日前参赛教师上交参赛光盘。
2.现场决赛:2013年9月7日。现场比赛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。
二、组别设置
大赛设大学英语本科综合课、听说课2个组别和大学英语专科综合课一个组别。
本次大赛新增设英语专业综合课一个组别。英语专业组的比赛指定用书为外教社《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 列教材综合教程第三册》。
三、名额分配
1.本科组别:太阳集团官网8人(每个组别各4人)
2. 英语专业组别,有英语专业的院校选派1人参赛。
四、程序及评分标准
1.程序:大赛分观看光盘评比和现场决赛两个阶段进行。光盘评比优胜者进入现场决赛。
每个组别的光盘比赛形式均为一堂20分钟的授课,有起承转合的完整过程。授课过程不得少于15分钟。必须制作电子课件用以授课。
2.光盘评比标准
(1)教学内容(20%):
a) 能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,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
b)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、合理
c) 能准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
d) 教学内容完整,课堂上关于语言知识的讲解、技能操练、主题拓展等课堂教学任务安排合理
(2)教学过程(40%):
a) 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和重点,灵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
b) 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阐释切中要害
c) 教学过程合理流畅,各教学步骤衔接自然
d) 以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,有效开展教学。课堂师生互动良好,提问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学习需求,解答疑问及时正确,并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授课方式
e) 以多媒体等手段有重点、有效果地辅助教学
(3)教学效果(20%):
a) 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答和活动
b) 授课结束后,达到预期教学目标,学生在知识或能力方面有所提高
(4)综合素质(20%):
a) 教态自然,有亲和力,不紧张,不过分表演
b) 口语流利,语音、语调准确自然
c) 有较高的人文素养,知识面广
d) 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
(5)参赛选手在光盘内容中,不得透露自己的姓名和所在学校,否则,取消比赛资格。
3.现场决赛规则
(1)比赛形式:每个组别的比赛形式由两部分组成,分别为8-10分钟的说课环节和5分钟的回答评委提问环节。
(2)比赛内容:比赛内容由大赛全国组委会指定。综合课组由组委会提供一段长度为1000字左右的英语文章,给每位选手30分钟做赛前准备。听说(视听说)课组由组委会提供一段播放长度约5分钟的视频材料,给每位选手30分钟做赛前准备。
(3)评分标准
A.说课时间不得少于7分钟,不得超过10分钟。
B.说课评分标准及权重:
a.教学任务和目标的确定(2分):在课程设计中能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,教学目标明确、合理。
b.教学设计体现语言学习规律(4分):能准确理解材料内容,有效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,课堂教学任务安排合理,能有效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。
c.课程设计的完整性(2分):一堂课设计完整,任务安排合理。
d.综合素质(2分):口语流利,表述准确,有较高的人文素养,知识面广。
C.回答问题评分标准及权重:
a.理解力(2分):选手是否听懂评委的提问,是否明白评委提问的意图。
b.思辨力(2分):选手的回答是否切题、中肯、具有说服力。
c.表达力(2分):选手的回答是否清楚、简洁、流畅、语言准确。
d.反应力(2分):选手是否能快速组织对问题的有效回答,选手的回答受到干扰时是否能做出及时而合理的反应。 e.语言基本功(2分):选手回答提问时的语音、语调、准确性、对语言难点的理解等基本功如何。
D.决赛选手的出场顺序由抽签决定。选手在比赛过程中,不得透露自己的姓名和所在学校,否则,作零分处理。
现场决赛选手最后得分构成比例为:光盘评比得分(40%)+说课得分(50%)+回答问题得分(10%)。
五、奖项设置
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分别设一、二、三等奖。二、三等奖由光盘评比选出,一等奖由现场决赛确定。进入现场比赛而不参加的选手将获得二等奖。
六、参赛资格和报名
参赛教师必须是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,年龄不超过45周岁。承担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英语专业课教师参加大学英语组别的比赛,需提供学校教务处和外语教学部门盖章的大学英语课程安排证明。曾获得过此项赛事一等奖的教师不能参赛。
参赛选手将自己参赛DVD光盘1份(时限:20分钟),上交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秘书处(太阳集团官网前卫校区外语楼128室)。联系人:李萌,电话:0431—85166292。
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处
吉林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
2013年5月17日